|
自從國家準備開征房地產稅的消息透露出來之初,各界就發出了很多聲音。但記者發現,這些聲音幾乎都是一個“調”,即如果開征房地產稅,特別是將土地出讓金納入“分期付款”的范圍以后,房價將會下降,老百姓購房將會導致“平買貴用”。
觀點之一:房價有望降20%
據說有關部門曾在全國范圍內作過相關調研。調研的結果表明,目前地價和稅約占購房總成本的50%。也就是說,商品房的房價成本當中,稅金占相當部分,包括現行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土地增值稅以及土地出讓金等收費。而全部統一起來轉化為房產保有階段統一收取的房地產稅以后,這些先前需要由開發商一次繳清的費用,將由購房人在以后的“養房”過程中慢慢繳納。這樣,一旦實施房地產稅,將大幅度擠出土地出讓金的泡沫,開發商在拿地時只需要先支付1/70的土地出讓金,這便降低了開發成本,減少了房地產投資開發風險,均衡各方稅負,增加國家稅收。而從理論上講,僅在購買新房這一環節上,消費者至少可降低10%至20%的購房成本,使購房者的“門檻”大為降低。比如,改用物業稅的形式分期支付地租和稅費,以現在的建設成本為100元/平方米計算,把地價和其他費用所占建設成本的比例降到國外的一般水平,房屋建設成本將會降到58元/平方米。
觀點之二:房價下降導致“平買貴用”
也正是因為本由開發商繳納的幾個稅種合并為一個,并且將由購房人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慢慢繳納,新的房地產稅收方式會導致購房者在以后按年繳納稅費時,有可能會比一次性繳納要承擔得多,這便自然而然地會產生一種“平買貴用”的現象。對于購房人來說,這進而可能出現“買房容易養房難”的問題。這樣一來,如果房產不斷升值,繳的稅也就多了。
觀點之三:老百姓改善住房的機會和能力增大
還有專家進一步認為,也正是由于在購買新房這一環節,購房者至少可降低10%—20%的購房成本,使得初始房價下降,百姓改善住房的機會和能力增大,不會因房價高高在上而“望樓興嘆”。所以開征房地產稅,對于百姓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觀點之四:第一套房屋應該免稅
一部分把開征房地產稅作為對社會貧富差距的重要調節手段的專家認為,對于居民的自用住房,國家應該采取一家人擁有第一套房屋免稅、第二套房屋交稅的方式征收。而房地產稅開征前的已購房屋,也該采取過渡措施,即在新稅法實施的一定期限內,對新房和舊房采取不同的稅率和征稅辦法。新房稅額的調整考慮土地出讓金的因素;而舊房的稅率暫時不含有土地出讓金并入的因素,因為現有存量房已經一次性繳納了土地出讓金,取得了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權。
|